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动态>>正文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莅临我校作专题讲座
2016年12月14日 23:51  点击:[] 【责任编辑】

 

 

12月8日上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应邀做客我校,在花溪校区作了题为“语言的跨学科学习”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杨主持,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领导以及140余位师生到场聆听。

 

郑通涛在讲座一开始就指出,单学科教育培养不出人才,而跨学科学习是当今学科教育发展趋势。在兴趣驱动下的跨学科思维是任何人文学科发展的趋势。就语言的跨学科学习而言,语言学科其他学科,如认知科学、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生命及神经科学等紧密相关。当我们在学习语言时,这些不同学科知识以不同语言单位存储在我们大脑中。反过来,所有学科都是用语言来描述的,人类各类学科的学习其实就是对某类语言进行学习。

郑通涛指出,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可以从跨学科的角度来进行不同角度的阐释。如生态学、动态复杂系统、混沌理论、环境可提供理论可以揭示语言学习的适应性、自组性、集合性、突显性、多层次性、动态性及非预指性等等。这些特征看似纷繁复杂,但语言学习总的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郑通涛还给大家进行了跨学科研究兴趣点的头脑风暴,列出了大量语言的跨学科研究方向,如孔子的西方教化研究、语言与中国人印象研究、语言学习的神经元研究、语言数据库研究、语言学习成功因素研究、语言社交媒体研究、语言材料的统计学分析、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语言学习者的相互影响分析、语言表现与社会阶层相关研究、语言演化研究、语言学习效果分析、语言学习与空间感知特点研究、语言基因与病理语言学研究等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各类语言网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语料库,通过话语分析,遵循频率的原则,我们可以对以上一切研究点进行广泛的跨学科研究。

郑通涛认为语言的跨学科学习可以给语言教学带来八大启示:语言学习的本质探究、兴趣的重要性、学习者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教无定法、创造位差、模块化认知模式与模块化学习、课内与课外的互动、语言交际能力的表演体现。这种跨学科视角下的语言教学不仅避免了单一学科知识的碎片性,同时也对知识结构进行了新的定义,必将为我们的语言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郑通涛以经典名句“学科是人划分的,但学科并不是以人的划分而存在”精彩地结束了演讲。

 

讲座结束后,许多师生反映,讲座站位高,立意远,观点新,前沿性强,信息量大,启发思维,引起了头脑风暴,对自己学习语言的方法和视角进行了有效碰撞和启迪,收获很大。

在讲座开始之前,校长李建军在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姜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邓晓的陪同下会见了郑通涛教授,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郑教授为我校国际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