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2级英语专业师范生高质量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蜕变,外国语学院于8月27—29日连续举办四场实习岗前培训讲座,以“理念—教材—案例—技术”四维联动模式系统推进实习准备。学院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实操演练、互动答疑等形式,将宏观教育理念转化为微观教学能力,为即将奔赴实习岗位的师范生筑牢专业根基。
理念篇:从“教书”到“育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哲学重塑
8月27日,贵阳市乌当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中心初中英语专职教研员张命权在5415教室开展专题辅导,他以“解码新课标:赋能英语课堂新图景——与未来教师的对话”为题,以ARCS动机模型为框架,深度阐释新课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以及课程实施等“六要素”与核心素养四大维度,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ABCD与SMART原则现场演练教学目标撰写,引导学生从“教书”逻辑转向“育人”逻辑,为师范生奠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材篇:从“文本”到“人本”——教材设计的素养时代转型
8月29日,“演进与创新: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教材的设计理念、体系重构与未来趋势”主题讲座在5415教室举办。本次讲座由贵州省教科院中小学英语教研员旷丹老师主讲。她从“单一语篇”到“多元模态”的教材演进脉络切入,对比人教版与外研社版教材在文化内涵、思维训练、学习策略等维度的创新设计,融入AI技术对未来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启发师范生以教材为载体落实学科育人价值。

案例篇:从“备课”到“备学”——师范生教学实践的系统攻略
8 月 28 日,贵阳市第十七中学骨干教师戴丹妮以“蜕变中的英语教育者”为题开展辅导,她从“学生+教师”双重身份为切入点,详解备课三问(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与班级管理“先刚后柔”策略,她结合公开课观摩、赛课备赛等实战经验,为师范生提供从教案设计到课堂温度的全流程实操范本。

技术篇:从“工具”到“赋能”——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
8月29日,南明区教研员、希沃杏坛三星导师张春阳以“信息技术赋能英语课堂”为题,紧扣“信息技术+英语学科教学实践”,以真实赛课课例为蓝本,拆解希沃系统在听说课、阅读课中的场景化应用,现场演示“小游戏程序”创建、学情统计等功能,强调“技术为教学服务”原则,助力师范生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破解课堂参与度低的难题。

四场培训以“理念引领—教材转化—案例落地—技术赋能”为逻辑闭环,实现了师范生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能力的系统跨越。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英语教师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一审(校):陶鲤华; 二审(校):夏金敏 ; 三审(校):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