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首届 “香樟教学节”期间,外国语学院开展 “名师进校园” 活动,助力英语专业师范生成长,活动特邀贵阳市第十四中学李燕、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万丽、贵阳一中吕燕丽三位一线教学名师,围绕项目式教学、教师测评素养等关键议题开展专题分享。三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串联起实践教学周的核心脉络,为 2023 级英语专业师范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彰显了校地联动共育教育人才的鲜明导向。
项目式教学让语言学习对接真实课堂
10月24日,贵阳市第十四中学优秀教师李燕率以 “主题意义导向下项目式学习的听说及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 为主题,分享中学英语课题设计的实战经验。李燕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强调其核心是教师在真实语境中围绕主题,引导学生挖掘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语言、文化与思维素养的协同发展。结合中学英语教材具体案例,她生动拆解了从项目设计、实施到成果评定的全流程,让师范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操逻辑有了直观认知。

10 月 28 日,万丽老师接续带来 “项目式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专题讲座。作为贵阳市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核心研究者,她紧扣课题成果,从英语教学改革趋势切入,剖析传统写作教学局限,凸显项目式学习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价值。通过课件清晰界定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定义 —— 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探究真实复杂任务并形成公开成果,其焦点在于过程学习与成果发展的双重价值。

在实操指导环节,万丽结合丰富案例,从项目设计、小组分工、过程指导到成果展示,逐一拆解实操要点。她特别强调2022版英语课标提出的“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理念,引导学生做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实践中内化语言知识,最终实现迁移创新、解决现实问题。互动环节中,她耐心解答小组管理、成果评价等疑问,“理论 + 案例 + 答疑” 的模式让师范生实现从 “概念认知” 到 “实操感知” 的跨越。讲座尾声,学院为万丽颁发荣誉证书,彰显对校地教研合作的重视。
测评素养评价成为成长 “沃土”
10月28日,贵阳一中吕燕丽老师以 “从人本主义生态学视角提升英语教师测评素养” 为题开展讲座,吕燕丽以人本主义生态学为核心,系统阐释测评素养的理论基础,指出教学测评应贯穿教学全程,而非单纯的分数判定。
结合多年教学案例,她深入拆解测评设计、实施与优化的关键环节,针对测评标准制定、差异化实施等实际难题,提供可落地的操作路径。互动环节中,师范生围绕实践疑点踊跃提问,吕燕丽结合自身经验细致解答,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方法,让在场学子直呼 “解渴”。大家纷纷表示,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为未来教学中的测评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三场讲座作为香樟教学节载体,也是实践教学周的核心组成,通过名师传经送宝,将前沿教学理念与鲜活课堂实践精准传递给师范生。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 “校地联动、教研结合”,此次 “香樟教学节” 进一步打通了校园学习与职场实践的通道。未来,学院将持续汇聚优质教育资源,以多元化活动赋能青年学子,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英语教育人才。
【责任编辑】图文:杜倩、陈烨;一审一校:陶鲤华; 二审(校):夏金敏 ; 三审(校):吕文